你家也有車位嗎?當個車位包租婆!USpace 以共享模式切入台北5.5萬個車位商機
USpace用共享經濟模式打造停車平台,將閒餘車位分享給需要者,並與私人車位擁有者交涉打造更多停車位。
「周末,開車載家人去餐廳吃飯,到達後讓家人先下車,自己去找停車位,好不容易找到車位,到達餐廳卻發現主菜都已經上完了。」
「每天上班,到了公司附近都要花 15 分鐘在周圍搜尋車位,逼得自己要早 15 分鐘出門,不然一定會遲到。」
如果你也有以上困擾,就是 USpace 的「共享車位」登場的時候!USpace 看見「台北市區車位不足,卻有不少空餘車位」的現象,主打「 停車位的共享經濟 」,將空餘不用的停車位提供給需要停車的人-也讓找尋汽車車位者可以透過 App 搜尋最近的空車位。
但相較其他「只搜尋空餘停車位」的廠商, USpace 選擇跟私有車位的擁有者協調,釋出更多私有車位,滿足台北居民的停車需求 。
USpace 車位USpace 提供
根據台北開放資料顯示(105 年/ 9 月),台北市共有 77 萬輛登記車輛,卻只有 71.5 萬的停車格,代表有 5.5 萬的隱性車位需求,其中私有車位的數量為 52.6 萬-其中有 18.3 萬的私有車位來自台北市精華區-包含大安區、中山區、信義及松山區,這 18.3 萬的私有車位在非使用時間,都是其他人垂涎三尺的寶貴「地段」。
台北市車輛及車位數據吳秉諭/製圖
USpace 企圖以共享經濟模式來滿足這些車位需求,相較其他搜尋周遭空餘車位的廠商-他們決定自己創造新車位,他們與畸零地或空餘車位的擁有者溝通,希望他們將不會用到的時段讓出,且讓擁有者自行訂定價格;也親自上陣為得來不易的車位劃線、將凹凸不平處填漆補平,只為讓使用者有最流暢的使用體驗。「我們目前已經在 大安區創造了 176 個額外的停車格 。」USpace 執行長 Allen 語氣的難掩驕傲。
安全問題怎麼辦?
為了車主最擔心的安全問題, USpace 研發出智慧車鎖,讓客戶端能直接利用 App 透過藍芽操縱車鎖 ,增加安全及便利性,若有人強行按壓鎖頭,智慧車鎖會發出高分貝的警示叫聲;智慧車鎖不但防水,續航電力也能持續一年,目前 免費提供給提供車位的擁有者,將車位的管理與監控簡易化 。
USpace 智慧車鎖USpace 提供
而在 18.3 萬的精華地段車位中,USpace 目前把第一優先權放在沒有閘道與安全問題的 1.7 萬個戶外私有車位,但為了取得更多停車位,USpace 團隊也深入社區,多次與管委會、交通局溝通,甚至參與過里民大會,直接面對地方民眾。
你可能會想:「社區大樓內的車位怎麼可能開放?這樣別人的車受損或遺失怎麼辦?」,這些當然也在 USpace 的考量範圍內,「我們會先到現場去探勘,如果安全係數很低的話,我們就不會接。」
USpace 執行長 Allen 表示,「安全係數的考量包含 有沒有單一進出通道 、 有沒有安全攝影機 、 有沒有設置警衛室 。」如果不符合這三個條件,USpace就不會納入考量範圍。「我們切入管委會的點是 協助控管車位,最後再把共享(模式)拉出來 ,他們接受度就會比較高。」
對於違規使用的懲處
至於共享經濟躲不掉的惡霸使用者,USpace 目前祭出「超時部分加倍收費」的懲罰方泛,但在超時前會聯絡使用者,若使用者需要額外的停車時間可自由跟車位擁有者溝通,由擁有者決定要不要延長時限。
USpace 執行長 Allen 對此表示:「這就是共享經濟的好處,讓擁有者能夠自己改(時間),你能夠決定今天要開放到八點或幾點都可以。」若使用者連罰錢都不怕,就請拖吊車處理,更表示 拖吊是最後關頭才會採取的手段,畢竟共享經濟最重視的就是信任 。
不踏上 Uber 與政府的爭執後塵
相較經營不久就黯然退出台灣的 Uber(單指計程車部分),USpace 該繳的稅絕不推託,即使因為共享經濟稅金被分兩次徵收(停車總金額收一次稅,USpace 從中抽成的金額再收一次稅,類似網路平台電商),USpace 為了得到公家單位的支持,也毫不猶豫地選擇繳納,甚至幫車位擁有者協助報稅,避免稅金爭議。「 選擇能長久經營的商業模式,而與城市管理者站在同一陣線。 」USpace 執行長 Allen 說。
堅強的技術團隊
USpace 有三位技術人員,皆為 Microsoft MVP (微軟最有價值專家,目前台灣區共有84位),憑著實力堅強的團隊與較小的規模,USpace 一次上架了 Android、Apple 和 Windows 三個平台的 App 並迅速優化,現在的 USpace App 能夠讓想停車者一鍵搜尋附近車位,也能搜尋附近車位價格,提供車位擁有者每小時定價的建議。
轉載 數位時代